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9.5万台,超过去年总量,国产化率也大幅提升。国产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于1982年在辽宁省诞生。辽宁省是中国机器人的发源地,目前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。
家用工业机器人展现“智造”硬实力
总部记者 李承泽:这里是被誉为中国工业机器人“大本营”的沉阳新松机器人中试车间。这里每天都会举办工业机器人培训课程。 4公斤至500公斤的多款机器人将在焊接、码垛、打磨、抛光等复杂场景下进行测试。
今年以来,工程师们深入挖掘机器人核心控制算法,自主研发了先进的运动规划技术。这项技术就像给机器人注入了“精准控制的秘密”,让它们即使在高速作业时也能“动作流畅、平稳”,始终保持“动作精准、停稳”的精度。同时,公司推出了“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”专用软件平台,并成立了专门从事嵌入式智能的研究院。一系列创新成果逐步取得,为家用机器人注入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。
工业机器人为汽车制造“插上翅膀”
李成泽:我身边今年刚推出的工业机器人,可以说是“大力士”和“刺绣”的完美结合。发货长度为2.7米,最大重量为270公斤。重复定位精度达到±0.06mm(相当于连续数万次),误差约为一块厚度头发。结构加固使整体刚度提高 170%,焊接接头仅需 2.2 秒即可完成焊接。该机器人国产化率超过95%,不仅适用于传统汽车制造,更精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生产线的高效率要求。该产品目前已收到不少订单,成为智能工厂的明星产品。
嵌入式智能将机器人的实用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
李承泽:眼前的轮式人形机器人拥有三大“核心神通”。武器是隐藏的。轮式“腿”设计使运动更加稳定灵活。人形手臂可以协同工作,完成抓取、分类等精细动作。而体现的智能“大脑”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并做出独立决策。目前,该机器人具备可快速部署的特点,可应用于仓储物流、新零售门店、等场景,高效执行运输、库存盘点等实际任务。
“中国制造”机器人闪耀世界舞台
从亚洲的电子工厂到欧洲的汽车工厂,从北美的仓储中心到拉丁美洲的制造中心,世界各地生产线上的“中国制造”机器人越来越多。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适应不同工况的灵活性能,中国智能装备不断跻身全球高端制造的核心舞台,彰显了“中国智造”的硬实力。
(央视记者王诗雨、张伟、李承泽、刘宗雷、王晓亮)
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9.5万台,超过去年总量,国产化率也大幅提升。国产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于1982年在辽宁省诞生。辽宁省是中国机器人的发源地,目前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。
家用工业机器人展现“智造”硬实力
总部记者 李承泽:这里是被誉为中国工业机器人“大本营”的沉阳新松机器人中试车间。这里每天都会举办工业机器人培训课程。 4公斤至500公斤的多款机器人将在焊接、码垛、打磨、抛光等复杂场景下进行测试。
今年以来,工程师们深入挖掘机器人核心控制算法,自主研发了先进的运动规划技术。这项技术就像给机器人注入了“精准控制的秘密”,让它们即使在高速作业时也能“动作流畅、平稳”,始终保持“动作精准、停稳”的精度。同时,公司推出了“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”专用软件平台,并成立了专门从事嵌入式智能的研究院。一系列创新成果逐步取得,为家用机器人注入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。
工业机器人为汽车制造“插上翅膀”
李成泽:我身边今年刚推出的工业机器人,可以说是“大力士”和“刺绣”的完美结合。发货长度为2.7米,最大重量为270公斤。重复定位精度达到±0.06mm(相当于连续数万次),误差约为一块厚度头发。结构加固使整体刚度提高 170%,焊接接头仅需 2.2 秒即可完成焊接。该机器人国产化率超过95%,不仅适用于传统汽车制造,更精准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生产线的高效率要求。该产品目前已收到不少订单,成为智能工厂的明星产品。
嵌入式智能将机器人的实用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
李承泽:眼前的轮式人形机器人拥有三大“核心神通”。武器是隐藏的。轮式“腿”设计使运动更加稳定灵活。人形手臂可以协同工作,完成抓取、分类等精细动作。而体现的智能“大脑”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并做出独立决策。目前,该机器人具备可快速部署的特点,可应用于仓储物流、新零售门店、等场景,高效执行运输、库存盘点等实际任务。
“中国制造”机器人闪耀世界舞台
从亚洲的电子工厂到欧洲的汽车工厂,从北美的仓储中心到拉丁美洲的制造中心,世界各地生产线上的“中国制造”机器人越来越多。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适应不同工况的灵活性能,中国智能装备不断跻身全球高端制造的核心舞台,彰显了“中国智造”的硬实力。
(央视记者王诗雨、张伟、李承泽、刘宗雷、王晓亮)